本站支持IPv6

热门搜索 : 成品油  光伏  项目 

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来源:发展规划处 点击量:4,960 发表时间:2008-08-22 09:50

一、“十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估价

  “十五”期间,我县坚持发展为主题,全力实施“两调整六加快”战略,突出发展茶叶、生猪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2001至2004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5.2%、5.4%、9.2%和10.5%,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2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9.6%,比“九五”期间加快2.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2005年达1915万元,五年平均增长8%(同口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40:30:30调整到2005年的31:25:44。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企业活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非公经济占全县GDP的52%,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茶叶和生猪产业化初具规模。截止2005年末,全县发展茶园面积达到22.4万亩,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厂达193家,茶叶产量达到3006吨,其中精制茶约1100吨,西乡茶叶品牌知名度日趋扩张。生猪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饲养量达到79万头,其中出栏40.94万头;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长林肉类食品公司年产值达亿元以上。茶叶、生猪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得到改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19.8亿元,年平均增幅高达16.2%,比“九五”期间提高6.9个百分点。完成了县境内316、210国道二级油路面改造硬化,五年新建乡村公路52公里、改造县乡公路128.4公里,全县通车里程1396公里。小峡引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罗镇水电站、堰口变电站、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长滩电站、曲江洞电站水电梯级开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水能优势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固定电话稳步增加,移动通讯和互联网迅速发展,西乡与外界公路信息日趋畅通。
  (四)对内对外开放形成共识,招商引资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利用外资激活各类经济主体及民间资本投入,成功的对县肉联厂等34户县办国有企业、羊毛衫厂等12户城镇集体企业和板桥水泥厂等517户乡镇企业成功地进行了改制。外引内联建成了县城商业步行街、北引道商贸广场、聚豪商城、家俬商城、华盛购物商场、三和批发市场、莲花苑、梅苑、鹿鸣山庄、城北等住宅小区、鑫隆酒店、新华酒店及西乡二中迁建等一批城区重点工程,使县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提升了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拓展了城乡就业空间,增加了物流和人气。2005年城镇人口扩大到约7.5万人,县城规划控制面积达18.3平方公里,为“十一五”重点加快县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工代赈、扶贫重点村建设、国际计划项目等扶贫资金投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城市社会保障救助面不断扩大,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达到1289元,年均增长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05年达到6516元,年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达到4.11亿元,年增长14%。
  (六)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建成茶叶中等专业学校1所、省级重点高中2所,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双基”巩固提高、创建教育强县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2005年高中招生人数比2000年增长1.36倍,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753人,比2000年增长4.77倍。县疾病防控中心楼、传染病区、县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先后建成,突发性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体系基本健全,城乡人民医疗防疫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群众性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城乡人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虽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处在发展阶段,产业带动效应尚未全面发挥,农民增收步伐缓慢,尚有12.5万贫困人口未脱贫;二是工业经济总量小,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农业、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短缺,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较长时期将困扰着我县经济发展;四是二、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就业安置压力加大,社会稳定工作难度增加;五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债务风险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一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预测

  从宏观上看,本世纪初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实施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友好性社会等战略举措,将给我县带来诸多加快发展的机遇。
  一是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协调、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我县在财政转移支付、农业、交通、城市、教育、卫生、公检法基层建设等领域,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是国家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将加大中线水源上游工程治理投入,县污水处理厂、县城中水治理利用、垃圾处理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三是经济全球化日趋增强,知识经济发展迅猛,产业调整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富余资本、中低产业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向西部流动,有利于招商引资开发我县优势资源。
  四是随着国内外消费结构升级,人们生活质量及需求的提高,绿色食品将在消费市场扩大增值,有利于我县茶叶、生猪主导产业向纵深发展。
  五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清晰,“两调整六加快”战略深入民心,穷则思变的积极性高涨,全县人民加快发展的凝聚力已经形成。总的来看,今后五年我县发展环境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将可能成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和脱贫兴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三、“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为主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茶业经济强县和生猪大县为目标,以财政增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实施“两调整六加快”发展战略不动摇,以开放开发、体制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效益提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达23亿元,人均GDP达到5600元,提前一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年均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年均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3050万元,年均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年均增长6.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300元,年均增长7.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经济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以茶叶和生猪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的效益逐步显现,各类经济主体活力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财政困难状况有所好转,城乡人民收入明显增加,城乡面貌明显改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取得新进展。到2020年,力争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0.2%,人均GDP达到1390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到18:37:45。

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深化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激活各类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以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推动城市化战略理念,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一产以茶叶、生猪产业化发展为重点,在优化粮油种植结构基础上,按照工业化理念优化茶叶、生猪产业布局,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加快茶叶、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为规模化开发创造条件。二产以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茶叶、生猪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水电、矿产、建材、医药化工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三产以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现代商贸流通、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信息传输为主的服务业,不断扩大三产规模。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达到26:28:46目标,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GDP的70%以上,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继续深化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城镇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改革,促进投入发展壮大,增强市场竞争活力。以明晰产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加大文化、教育、卫生、国土、城市建设等领域改革力度,把所属的国有集体经济主体有步骤地推向市场,采取拍卖、出让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实行民营化经营。加强协调监督服务,落实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的责任和义务,完善员工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茶业经济强县和生猪生产大县建设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以茶叶资源和生长适宜区为基础,按照工业化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茶区布局,沿公路、沿集镇、沿旅游景点新建和改造10万亩生态观光绿色有机茶园。以园、路、水、电配套建设生态观光茶园为主体,茶叶产权制改革为动力,加大新建茶园补植、管护和老茶园更新改造力度,到2010年,全面建成20万亩高标准绿色食品茶叶基地县,力争投产茶园达到2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2万吨。根据投产茶园面积,分期新建和扩建1000个茶叶加工厂,确保50%的初制茶进入精加工,不断提高茶叶产出水平和效益。加快茶叶ISO9001认证进程,按照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生产,大力研发绿色系列食品茶和精品有机茶,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名茶品牌保护,逐步统一西乡茶叶品牌,提高茶叶品牌优势和附加值。科学优化布局,加快茶叶批发市场和销售网络体系建设,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着力把西乡打造成为中国西部茶都。进一步办好茶叶节,提升茶业的文化内涵,吸引国内外游客生态观光旅游,促进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产业化运作机制,做大做强生猪饲养、加工龙头企业,实现生猪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到2010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50万头,出栏100万头。扶持培育标准养猪大户5000户、标准化养猪场150个、养猪专业村100个、基地乡镇16个。进一步优化生猪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杜洛克、英系长白等优质瘦肉型良种猪,提高生猪养殖科技含量和效益。积极推行生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农民按标准科学饲养、安全用药,创建无公害生猪生产大县,创出西乡生猪产品绿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治保障体系,全面推行生猪免疫标识管理制度,严格生猪屠宰、运输防疫检疫监督管理,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养殖户收益。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马鞍堰、金洋堰、小峡引水干渠80km防渗衬砌、除险加固和灌溉支渠延伸等重点水利设施。加大新建焦家坝、清泉沟、龙王塘调节水库项目可研和立项力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成16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提高粮食、油菜籽品质及商品率,增加粮油生产收益。稳步发展烤烟、林果、蔬菜、现代中药材等绿色产业。到2010年,力争形成3万亩优质烤烟基地、40万亩经济林、10万亩蔬菜、2万亩中药材GAP基地,积极开发林区旅游资源,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多渠道增收。
  (三)依托优势资源,创新发展机制,加快非公民营企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茶叶、生猪、水能、矿产等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依靠科技进步和经营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水电、医药化工、建材工业,坚持扶强扶优、培育民营龙头大户,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规模,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落实市场准入优惠政策,激活县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和民间资本投入,加快工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建设。到2010年,力争建成年产千吨茶叶精加工厂、长林公司1500吨冷库扩建、12万吨全价配合饲料厂、秦巴药业大输液扩建认证、20万吨硫酸磷钾复合肥技改、鹿龄建材公司30万吨高强水泥生产线迁建、20万立方米轻型石膏砌块及装饰系列产品开发、西玛机床厂数控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机床产品升级技改等项目;完成泾洋河长滩水电梯级开发、巴水河曲江洞水电梯级开发和骆家坝水电站建设任务,利用库区水面营造“高山起平湖”的独特旅游景区,提高水能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确保2010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新突破,促进财政增收、就业空间扩张和非公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四)营造人性化县城环境,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全面提升
  以建设全国茶叶特色生态旅游县为重点,按照我县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总体规划部署,在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县青山绿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确保2008年按期完成“双创”建设任务。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做好旅游项目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加快茶叶生态旅游观光园、樱桃沟旅游观光公园、川陕革命根据地西乡红色旅游线及景点、午子山景区、长滩电站库区、汉江石泉库区、枣园湖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创建集观光、休闲、度假、消费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精品景点,不断提升景区品位,扩大游客吸引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
  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为目的,大力发展信息传输、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金融、保险、咨询、文化、健身、社区服务等潜力较大的现代服务业,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农村商品流通设施和商业网点建设,建立城乡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提升现代物流、商品流通配送水平。稳步推广信贷消费等新型消费方式,引导群众预期消费,增加即期消费信心,争取超额完成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亿元预期目标。
  (五)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营造经济发展平台
  以县城建设为重点,优势产业为支撑,辐射带动城乡发展为目的,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围绕建设全国茶叶特色生态旅游县目标,强化县城发展功能定位,高起点超前科学规划,坚持市政工程先行,集中力量加快县城“一河两岸” 综合开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城区给排水扩容、西大街改造、火车站扩建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强化政府协调督促服务,加快城区供电、通讯线网改造,消除县城“空中线路垃圾。”加大城区道路、地下管网工程、市场、绿地、广场等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营造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交通便捷、服务优质的城市,促进物流和人气扩张,增强县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多元投入结构经营机制,把城市供水、供气、专业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市政建设推向市场,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坚持以人为本,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类别,实行城乡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向县城聚集。依法节约利用城市用地,有步骤的进行老城区改造,科学推进高层商贸住宅房地产开发,扩大有效绿地面积,不断提高县城品位和档次。到2010年,力争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县城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达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2万人,人均绿地面积达20平方米,人均房屋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重点集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分期建设”原则,依托区位优势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商贸流通等服务业,促进集镇快速发展,营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使其成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成为城乡全面发展的优质战略空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集镇和移民新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在加快农业、工业和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切实把加快生态环境、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超前规划设计,超前建设。以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抢抓机遇,进一步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适生经济林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县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尽早投资建设,从根本上整治城乡污染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县域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以提升公路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加快县乡道路建设,集中精力消除交通瓶颈制约状况。到2010年,争取国家和地方投资2.6亿元,完成西乡至洋县二级公路、茶镇至镇巴碾子、峡骆路、西碾路、沙廷路、堰口至镇巴大河垭等县乡公路拓宽改造及油路面铺设,新建和改造硬化乡村公路350公里,力争全县四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00公里。加快城乡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建设,形成合理的供电网络结构,提高生产生活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讯信息服务水平,扩大城乡固定电话和传输网络用户,营造良好的信息传递环境。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项目建设就是经济增长点意识,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度,提高重大项目可研深度和储备质量,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和水平,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
  (七)加快开放开发步伐,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成果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夯实各级责任,加强招商项目筛选论证、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强化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联合与协作,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提高招商项目科技含量和成果,确保每年招商引资项目投资3亿元、力争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放开一切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产业和经营项目,强化“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意识,鼓励县外各类经济主体来县扩大发展,广泛吸纳县内外资金建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带动县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开发。鼓励县内经济主体和能人跨县跨省发展,扩大与外界的经贸合作,促进优势产品、商品、技术和劳动力出县相互交流,构建全面开放开发新格局,营造具有西乡特色的开放性经济。
  (八)加快新阶段扶贫开发步伐,夯实脱贫兴县基础
  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机遇,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在完成现已建设的重点村基础上,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未启动的108个重点村的建设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聚集各方面资金扶持重点贫困村发展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技能。坚持把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与茶叶、生猪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茶叶生产、生猪养殖成为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的可靠来源。加快贫困人口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居住自然条件恶劣、高寒边远山区贫困人口采取易地搬迁,组织引导向县城和重点集镇居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加大有序劳务输出力度,确保每年7万人次外出务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工作,为贫困人口脱贫创造良好环境。到2010年,力争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确定的未解决温饱的5.6万人口解决温饱,6.9万低收入人口基本脱贫。
  (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
  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保护措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在项目和城镇化建设中,要加强科学规划管理力度,合理节约利用耕地,保持耕地动态总量平衡,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工业发展上,要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源消耗,强化污染源治理力度,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污染物尽可能进行综合利用。力争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分别达到70%以上,实现三废污染治理得到有效控制。
加快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公共事业发展。坚持政府投入、吸引外资和民间投资并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2010年,在县城区新建或扩建省级标准化幼儿园、标准化小学、标准化初中各1所,扩建省级职业高中1所,全面消除中小学危房,提升教学环境和职业培训能力。高起点建好县体育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扩大城乡数字电视网络覆盖面,不断提升城乡人民文化体育娱乐环境。加强公检法司基层政权设施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建和改造公检法司办公用房及附属设施1.2万平方米,为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应急处置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机遇,积极争取中、省专项投资,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新阶段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建设,新建和改造乡镇医疗卫生设施用房7000平方米、计划生育服务设施用房5000平方米,新建县医疗急救中心门诊及住院楼6000平方米,力争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面提高城乡突发性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水平,逐步解决农村就医难,药费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计生工作,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妇女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新建县老年公寓用房及辅助设施5000平方米,强化城乡公益事业投入,立足构建和谐社会。

五、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与时俱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加强对全体干部和群众的法制、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立足建设民主法制政府;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实现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新进展。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把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制度创新、开放开发、谋划发展、统筹协调和维护竞争秩序上来,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实施。
  (二)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投入。采取大专院校进修再教育、引进或聘用产业化发展课题研发人才等措施,培养造就一批懂经济、会管理、具有实干精神的干部队伍和企业家队伍。加强全社会科学实用技术普及、实用专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交流锻炼,不断增强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造就一批农村产业化发展带头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年轻优秀人才成长、选拔任用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全社会艰苦创业、昂扬奋进的发展氛围。
  (三)推进用地制度、财税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深化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依法保护耕地动态总量平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依法治税、强化征管和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加大财源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县级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乡财县管等措施,确保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认真落实中、省、市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完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减少行政审批领域。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从根本上改变投资决策机制,减少失误和浪费,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
  (四)加强市场管理体制建设。深化商品价格管理制度改革,规范政府收费行为,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事业发展。运用市场行为规范理顺价格关系,大力推广现代商品流通方式和商务运行机制,促进县内产品向外快速流通。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和经济犯罪活动,构建诚信商品流通市场。
  (五)夯实“十一五”规划目标实施责任。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把发展目标任务、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责任落实到乡镇、部门和法人,强化督促检查,实行逐年度严格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职工给予重奖、破格提拔重用,实行按业绩优胜劣汰用人机制。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创办民营企业,凝聚全社会生产力要素,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心协力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