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安居奔富路

平利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侧记

作者:发改委 点击量:348 发表时间:2020-05-08 11:43

  新雨过,绿连空。初夏时节,绿意正盛的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安置楼房整齐排列,一簇簇吐花展瓣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片翠嫩欲滴的茶山茶园环抱簇拥,一家家机器轰鸣的社区工厂鳞次栉比,宛如新村画卷,一片生机盎然。

1588929926043069258.jpg

  一村烟树啼新鸟,安居乐业起新潮……。

  “哎!别傻站着啦,进屋喝口热茶!”正当我们感慨于锦屏社区的巨大变迁、感动于这方水土的绿色底蕴和生活在这里地人们心安与宁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扑面而至,开启了我们探寻平利这一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的序章。

  先业后搬,离乡离土不离业

1588930526266040776.jpg

  汪敏的新居是位于锦屏社区的一套面积11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新居。该社区共搬迁安置11个村1346户4173人,是全镇搬迁群众最多、规模最大的安置区。

  “以前住在东河佬,出门就是山,土地在山间;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说起易地移民搬迁带来的变化,汪敏这个腼腆的乡下女人,也泼辣地扯开了话匣子。“搬新家之前,镇村干部就积极动员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协议用工和配股分红等形式,把那十几亩旱坡地反租倒包给合作社发展高山茶园,这每年光地租就比自个儿种地收成足,还不带每年春上采茶和合作社分红收益。”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许多搬迁群众对离乡离土搬迁后的生活心有余悸,在迈出搬迁这一步上飘摇不定、难以下定决心。为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和后续发展问题,该县在搬迁之初,就坚持建社区与建园区一体谋划、促搬迁与兴产业同步推进、管当前与益长远统筹兼顾,围绕全县“155”(1个5000户、5个1000户、5个500户)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总体规划,紧扣“五个十万”(10万亩高效茶园、10万亩绞股蓝、10万亩富硒粮油、10万头生态猪、10万亩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靠近园区建社区,建好社区兴园区,累计发展绿茶18万亩,绞股蓝5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25个,山上兴产业、山下建园区、园区邻社区,先业后搬解开了搬迁群众“心结”。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搬迁后,土地林地上还能有一份自己的收益。”在满足汪敏这些搬迁户“最大心愿”和实现土地林地收益最大化上,该县采取“市场经营主体+搬迁户”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 、代耕代种、产品回购、订单生产、财政资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培育农业企业1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4家,家庭农场82家,落实215家市场主体带动搬迁户5685户8535人,年人均增收2200元。引导13575户农户向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3.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5%,年土地流转入股收益2172万元,带动用工1.1万人,户均增收1560元,以土地入股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园区务工得薪金,实现了搬迁户在产业链上增收。

  有业安置,就近就地扩就业

1588930555703084289.jpg

  谈吐间,汪敏沏上了一杯产于当地的女娲茶,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鲜活,滋味香醇回甘。窗外的柳枝随着茶水的波纹摇曳身姿,一束阳光和煦地照着洁净的地板上,让人顿时多了一份心安与贴近自然的宁静。墙角上的一套橙红色的工装,再次成了汪敏“笑口常开”的话题。

  “这是我的工作服,现在在楼下的康士利毛绒玩具厂上班,每月工资2000多元。”透过汪敏眉角的一次浅笑,明显看出社区的新环境、新工作已经悄悄地改变了她的生活。“以前,抛家舍子外出打工,挣点钱都折腾在了路上。现在,一出家门就进厂门,不仅挣钱有保障,还能辅导孩子,照顾老人,工作家庭两不误。”

  就业是民生之本。搬迁群众下了山、上了楼,不能成了生活在社区、居住在楼房里的贫困户。为彻底解决好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问题,该县瞄准新社区工厂就业门槛不高、工资相对稳定、上班时间灵活的独特优势和移民搬迁社区劳动力富集的人力资源优势,围绕全县“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发展规划,在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的同时,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建成标准化厂房3.2万平方米、加工车间3.8万平方米,兴办各类社区工厂89家,提供就业岗位6600余个,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带就业,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汪敏所在的康士利毛绒玩具厂,是一家以生产毛绒玩具为主的外贸订单加工出口企业,具备从采料-裁剪-车缝-手工-包装-成品的毛绒玩具完整生产完整产业链,年销售额在12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人。据康士利毛绒玩具厂负责人洪玉桃介绍,企业之所以从滁州迁到平利,一是这里的绿水青山,二是给予企业丰厚的优惠政策。

  为鼓励新社区工厂做大做强,该县先后出台《壮大培育新社区工厂十条措施》等一系列硬核支持政策和惠企稳商“套餐”,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机遇,大力招引新社区工厂,仅锦屏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就招商引资创办各类新社区工厂4家,提供就业岗位220个。全县先后引进杭州合力电子、扬州毛绒玩具、杭州源添袜业等龙头企业总部落户平利,形成新社区工厂“长藤结瓜、社区开花、产业做旺、总部做大”喜人局面,有效保障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

  五新服务,安居宜居促融入

1588930590000072355.jpg

  日头西斜,远处的茶山染上了一层落日的余晖,耀眼的光芒让人分不清哪是远山、哪是天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时响起的音乐声,刺破了周边的宁静,空旷的广场上,劳作之余的群众三五成群涌来,伴随着音乐的韵律舒展腰身,跳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城里人一点都不差,医院、学校、超市、公交站点、银行网点就设在社区周边,办事忒方便、忒麻溜。”汪敏一边赶场跳广场舞,一边向我们挥手作别:“而且环境卫生有人管、社区治安有人管、物业服务零费用。住在这里我们是安心舒心又称心。”

  为切实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变成新居民,该县紧扣建设新环境、提供新服务、发展新产业、培育新民风、创造新生活“五新社区”目标,坚持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覆盖到哪里,采取单独、联合、挂靠等方式,单设安置区党组织11个,联合成立社区党支部13个,融合挂靠成立党小组24个,保障了社区党组织全覆盖。

  同时,针对搬迁群众最关心和与搬迁群众切实利益最直接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问题,原地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户籍地全面保障搬迁户退耕还林、旧宅腾退、村集体经济收益相关权益,社区全方位提供教育体育、医疗卫生、警务治安等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引进物业公司实行“零费用”物业服务,引导金融、邮政、电信、电力、供销、经贸、交通等在安置区设点服务,科学布局安置区生活超市、金融网点、公交站点、电商网店、充电桩等基础服务设施。并针对“三留守”和鳏寡孤残等特殊群体,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创办日间照料、婴幼托管等服务机构,在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开办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学龄前儿童看护中心14个,设立标准化儿童空间6个,通过不断满足搬迁群众个性化需求,实现了“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

  在建设守望相助、精神充实的和谐社区和入住充分、就业充足的活力社区上,该县大力推进尚“诚”重“孝”倡“俭”践“勤”崇“和”新民风建设,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形成了既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又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以情感认同、荣誉归属,切实让搬迁群众把家安置在社区、把心留在社区、把日子融在社区。

  从迁入到融入,从乐业到安居,平利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正在“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精准滴灌下走向深入;平利的搬迁群众,也在这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产业间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