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部署 信息平台 学习动态 党员心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员心声 >>正文

着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史艳艳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1,077 发表时间:2017-12-29 02:22

    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从来都是对立和统一的,自生产力发展进入到工业化大生产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面前,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对立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入党的报告,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在今年的十九大上,更是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铿锵有力的发言,不但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比作如生命般的宝贵,更是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中的全局性战略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包含对于美好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生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永续发展,也谈不上伟大复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未来发展的两步走战略目标都包含生态文明建设。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强国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美丽就是生态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承担大国责任,参与全球治理,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括建立“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占据支配地位。资本主义不会自动放弃无限制地追逐利润的生产方式,全球范围的环保事业举步维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二、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建立科学的经济运行机制和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提高人类生活素质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快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具体体现在:一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二是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三是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一些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包含了要建设新的、更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创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更为有效地发展,更好地丰富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攫取、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呈现加速和全球化趋势。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凸显,表明人类已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当前我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日趋短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和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建设一个良好的物质循环体系,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生态消费观念的提高又进一步减少了资源的无谓浪费,是协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式。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生态产业、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标准,使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风尚,从而极大地推进经济社会、物质文化建设的全面进步与公平发展。

    三、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工作水平

    十九大报告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十九大报告和工作实际,从如何改进生态文明各项工作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育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

    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积极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即不要把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作为人们的追求,而应养成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的观念。大力提倡“绿色消费”,不追求过度包装和对社会环境有害的消费习惯,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建立起促进生态消费形成的保障体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提倡人人讲健康、守法律,争当文明模范,构建文明社会风尚。

    (二)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促进清洁生产。

    科技的进步,可以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质量,深刻改造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加速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推动人类逐步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界承受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保持永续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为此,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大力开发绿色生物技术和绿色新能源技术、污染物清除和不产生污染物的技术,以及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和无废料生产技术,实现对生物物种的有效保护、对新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有害有毒物质的净化处理,促进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三)构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生态环境功能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这一制度体系要求我们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安全评估、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我良性发展,做到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四、加强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十九大报告以一个篇章来谈生态文明,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作为一个刚加入环资领域的一员,我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五新”战略要求,为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而不懈奋斗。结合从事的节能工作,我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确保完成节能双控目标。合理分解各市区节能和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指标。及时制定全省节能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加强对各市区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监测和预警调控。

    2.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余热暖民、节能技术产业化推广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挥中省预算内节能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依托西安交大、航天六院、西安热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力量,支持节能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和应用。培育陕鼓集团等龙头企业,为用户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力推进节能服务业发展。

    3.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管理。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工作,加快推进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提高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促进互联网与节能工作深度融合,提高节能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检测工作,建立完善重点用能单位基础数据系统。分解各重点节能领域节能指标,商定各领域节能重大专项行动和绿色循环发展举措。严格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费的无序和不合理增长,制定全省节能审查项目能耗总量控制管理指导意见,落实总量控制指标,探索用能权有偿使用和节能量交易制度。

    4.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以县(区)、产业园区为载体,深入开展循环经济产业链试点示范行动。积极争取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