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部署 信息平台 学习动态 党员心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员心声 >>正文

建设生态文明始于足下--叶立工

建设生态文明始于足下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724 发表时间:2017-12-21 08:21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鉴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紧迫性,特别是广大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滞后性,习近平指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虽然过去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不仅国内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而且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三十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努力,而且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改善无止境,为千年大计。

    生态环境的保护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端紧迫的时代性命题,而生态文明新时代命题的提出,则无疑勾画了一幅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伴随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建好美丽中国和美好家园随即也揭开了序幕。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上升到哲学角度看待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认识与行为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人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重点解析了人与自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因素,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出发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命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优质生态产品”这个很有新意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习近平同志说过,“环境就是民生”,从民生角度看,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且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特别是对美丽环境的需求。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就从价值、理念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观念引导行动,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若全社会都树立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则会引导大家都采取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则生态文明建设就会顺利推进。

    十九大报告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在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上加了“美丽”二字,奋斗目标包含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部内容。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才能督促各方持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从时代观的角度定义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明确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任务。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体系中,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对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美丽中国梦想的构思,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习近平把生态文化理念巧妙地转变成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态特别是经济建设的现实理论。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角度看待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问题,既强调矛盾和统一,又关注过程和结果。很形象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座山”问题,即“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这‘两座山’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一种生态文化,体现到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中,体现出不同地方发展导向的不同、生产力布局的不同、政绩考核的不同、财政政策的不同。”

    习近平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违法排污、违规建筑、乱砍乱伐、乱掘乱挖、乱捕滥杀等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因此,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可以认为,生态文化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理念和核心灵魂。文化给人指示前进的方向,文化给人提供精神的营养,文化教人正确地对待自身和外部世界。作为一种发展目标,生态文明蕴含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愿景和发展期许,但这种愿景和期许的实现,还有赖于从一种可以扎根和落地的生态文化做起。可以认为,从生态文化角度审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正是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命题。当然,生态文化建设是长期的,往往体现为一种反映社会人文状况的“柔性建设”,不易见成效也难于快出成绩。但毫无疑问,只有生态文化这个根本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获得长期稳固的基础和条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议题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习近平坚持辩证科学发展的思想,提出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他强调:“经济发展不单纯是速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着全面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要落实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并不等于不发展,不等于停步不前。关键是要在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上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是节约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集约发展的道路。

 报告提到要建立多个方面的体系,对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治理。如“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等。在这些体系行动下,对生态系统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进行系统治理,特别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在原来的“山水林田湖”后加了一个“草”字,变成“山水林田湖草”,这就更符合生态系统的实际了。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他说,生态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发展生态就是改善民生。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应是一个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预见,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我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得到根本扭转;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生态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

    新时代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时代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治理导向和全球导向。“生态环境质量成为发展的重要指标,人民群众感受最深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和突出的生态破坏问题将得到优先解决。”

    就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测体制等4项改革举措。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要实现“美丽”目标,不是短期的追求,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的过程,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依靠制度建设和多方共同参与,提高全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让考核指挥棒动起来;发展绿色金融,让市场机制活起来;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必须采取各种“行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行动。为此,报告提出,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方向已明确,更需要的是行动,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落到实处,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实实在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我们一起行动,必将实现我们共同的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