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工作部署 信息平台 学习动态 党员心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员心声 >>正文

建设低碳美丽新陕西--纳新武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建设低碳美丽新陕西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管理员 点击量:988 发表时间:2017-12-21 08:2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全面科学地规划设计了我国未来四十年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清晰地给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在这个伟大的规划设计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安排部署,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目标,明确了实现的路径和方法。

    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运兴衰

    十九大报告在回顾过去来五年的工作时,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题总结了过去五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其中,“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论述成为新的亮点,说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样板。

    部署未来的工作中,以《加快生态文明体质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从道义、性质、方向、方法上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报告提出: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个方面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由此可见,党中央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可,在生态文明观引领下,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更加深入人心。

    二、认真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美丽低碳新陕西

    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建设低碳产业体系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陕西是国家低碳试点省,产业结构又偏重于能源工业,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构建现代低碳产业体系,让陕西天蓝、山绿、水清、田净,从城市到乡村清洁美丽,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任务。

    拓展和普及绿色低碳发展新观念。虽然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国家已倡导多年了,但是我省部分县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依然停留在低碳发展就是限制发展的错误认识上,对低碳发展的一些了措施持怀疑和排斥的态度。因此,要以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全面部署为指引,进一步加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低碳发展同样是高效优质发展的新理念的宣传普及。利用全国低碳日、冬夏能源需求量增大、雾霾加重,人们渴望见到蓝天,希望呼吸新鲜空气的良好时机;夏季能源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等季节时机,强化绿色低碳观念和知识的普及推广,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逐步达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入脑,入心,融进实际工作,收到实际效果。

    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的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制度建设、规章确立等基础性工作的紧迫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目前我们低碳发展处于实践探索超前,法规制度严重滞后的阶段。落实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补齐低碳发展制度建设的短板是当务之急。根据目前国家层面绿色低碳法规、制度建设的情况看,省级层面着重解决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譬如:《陕西省低碳发展促进条例》、《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陕西省低碳产品认证细则》《陕西省低碳试点单位考核标准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应尽快的制定和确立,确实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来推进生态文明体质改革,建设美丽陕西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要用好现有的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制度,巩固和促进相关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循环经济规划和环保措施的落实,确保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美丽山水保护到位,实现建设美丽陕西的奋斗目标。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立足产业结调整构优化,从供给侧入手,采取政策引导,多渠道资金扶持,尖端技术引领等多种举措大力推动碳排放低、产品附加值高,处于价值链前端的航空航天、信息化无人驾驶、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产业、智能环保、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使之形成聚集效应,串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打造多种优势产业互补互促的产业结构,完成现代化新型经济体系建设。针对我省能源化工行业能源消耗集中,碳排放量大的特点,筛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等进行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保障产业体系。

     扩充低碳产品供应规模和范围。交通方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和慢行交通,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引导绿色出行。建筑方面,实施通风、绿化、门窗及兼顾保温隔热功能为主要内容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推广电热供暖、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型节能低碳供暖方式。逐步推进新建住宅全装修住宅力度。推进分布式光伏光热、绿色照明、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改造、立体绿化、在线监测等重点工程,提升建筑群能源自我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化程度。工业领域,继续推广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高效节能工业产品,组织节能减碳技术供需对接,组织实施节能减碳技术示范工程。

    推进碳金融的普及发展。引导企业加快学习碳资产运用的相关知识,尽快熟悉、适应碳金融发展趋势,适时跟进碳金融发展步伐,根据实际情况,指导相关企业参与碳配额回购、托管、远期交易等业务产品,研究推出新的交易品种。组织相关机构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研究开发碳远期、碳掉期、碳租赁、碳债券、碳资产证券化和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拓宽企业融资的渠道。

    将低碳试点转化为常态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深化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园区、低碳城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至整个社会。总结县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试点经验,将县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扩展至全省。选择一批基础条件适宜的学校、医院、宾馆、商场、旅游景区开展服务行业低碳试点,指导大专院校创建绿色低碳校园;大型集团化医院创建绿色低碳医院;大型超市、购物广场创建绿色商场,逐步将绿色低碳行业标准推向整个生活服务行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