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成熟,苏陕协作“硕果”满枝头

来源:区域处 作者: 点击量:0 发表时间:2023-12-08 08:43

冬季的暖阳照在秦岭大山深处,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土门镇,土门村330亩的猕猴桃基地里,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十分显眼。11月底的一天,基地负责人刘伟带着留守土门村的妇女采摘猕猴桃时,忍不住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这是苏陕协作‘结出’的累累硕果。”

  回乡创业缺钱?苏陕协作扶持

  37岁的刘伟是土生土长的土门村人,曾在西安打工,专门安装空调。丹凤县是当时出了名的贫困县,2018年,刘伟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号召,毅然回到家乡。

  2020年,刘伟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刘伟决定带头建设猕猴桃基地。他外出带回猕猴桃苗木回村栽植试验,获得成功,还和陕果集团签订了技术管护协议,但基地规模偏小。

  2021年,苏陕协作工作队的负责人薛伟,从雨花台区奔赴丹凤,出任丹凤县委常委、副县长,他联系“包抓”的片区就是土门镇。薛伟实地调研后,大力支持土门村正式发展猕猴桃产业。当时有村民不想种,认为没有技术基础、投资高、风险大。刘伟说:“苏陕协作工作队会尽力解决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问题,一定把这件事情办成。” 

  说干就干,刘伟申报了苏陕协作项目资金,又积极联系有发展意愿的农户,率先流转4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通过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种植能力不行?苏陕协作培训

  2021年,刚刚开始发展猕猴桃的土门村,大部分群众缺乏实践经验,一部分猕猴桃苗出现了枯萎。刘伟既担心又着急,一遍一遍地看远程教育上关于猕猴桃种植的视频。还在网络上开展了各类专业技术培训20多场次,培训村级农业种植技术员10多人。经过科学管理,奄奄一息的苗木又恢复了生机。

  今年7月,苏陕协作陕西工作队在丹凤组织当地村干部、致富“能人”群体到南方学习培训。刘伟被推荐到北京,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乡村经营管理人才(CEO)商洛专题示范培训班”。

  猕猴桃树施肥、修枝、抹芽、病虫害防治、喷灌设施运用等技术,如今在土门村已有“老把式”刘伟负责教培,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则定期到村上授课,一番操作下来,今年土门村的猕猴桃和葡萄长势良好,收益明显,年收入超过20万元。 

  科技含量不足?苏陕协作有“数”

  在刘伟的带领下,土门村目前已发展猕猴桃330亩、“阳光玫瑰”葡萄40亩、“妮娜皇后”葡萄30亩。土门村困难户刘海长今年50多岁,刘伟安排他长年管护猕猴桃基地,年收入2万多元。

  这两年,土门村水果产业基地年累计用工900多人次,日常有10多人从事除草、疏花疏果、修枝等劳作,每年为务工村民发放收入10多万元。

  只种猕猴桃和葡萄,土门村的致富“金果子”品种还是偏少。为此村里又引进了英武农业科技公司,建起产业园种植了金银花260亩,还建起49个大棚,培育白及苗、苍术苗70亩。

  在苏陕协作对口帮扶政策的鼎力相助下,土门村的猕猴桃、葡萄正在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推出“秦岭云上果园”认养计划,赋予每一棵猕猴桃、每一株葡萄一个溯源二维码,形成智慧销售和溯源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实时观看大棚内果蔬生长情况,做到公开化、透明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实时下单购买,或者前来土门村观光采摘。

(来源:南京日报   记者:于洁尘   通讯员:武继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