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高新区“五个聚焦” 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

来源:项目办 作者:发改委 点击量:0 发表时间:2023-12-06 15:18

  咸阳高新区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强化项目承载、助力科技转化、汇聚招商合力、加速产城融合,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硬基础、硬保障。

  一、聚焦金融赋能 着力项目谋划

  一是出台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以“十拼十强”系列活动方案作为行动方案的配套推进4个方面19项重点任务顺利实施;二是成立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专班,提出了“135”项目谋划思路(“1”指以规划先行为统揽;“3”指充分考虑政策、资金、土地三种要素;“5”指项目谋划结合五个方面),确定了“定方向定职责提交清单—聚要素请专家统筹研判—共商讨研质量确定项目—借外脑定方案推进实施”的谋划工作步骤,明确了8大类谋划方向和主要部门的谋划任务,全面夯实项目谋划前期各项工作任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判;三是围绕国家扩大内需重点支持领域,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高新区“3+x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精心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确保重大项目接续不断。截至目前,已初步谋划了234个项目,仍在进一步梳理中。

  同时,持续加大专项债券、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争取力度,全年争取项目资金近10亿元。一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共6个,总投资28.24亿元,获得债券资金9.1亿元;二是争取到省级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专项资金(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共860万元;三是获得2023年重大项目前期经费70万元、2022年三季度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奖励资金30万元,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护航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二、聚焦科技转化 构建平台载体

  一是构筑空间载体。建设标准化厂房210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双创载体12家,其中省级以上载体4家。二是做强承载产业。实施“入小、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四大主导产业聚集600余户工业企业,形成25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国家级研发平台,为入区人才科研创新提供承载产业和研发平台。三是打造渭河北岸转孵区。积极举办“创客中国”咸阳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创业活动,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含量高、成果转化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孵化落地。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瞪羚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平台,共同谋划推进建设转孵空间承载区,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渭河北岸转孵区,实现科创资源在高新区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三、聚焦创新驱动 培育未来产业

  一是携手新华三集团共同建设1000P算力的智算中心,聚焦AIGC的训练、微调、推理和生成服务,以千P算力聚企业,百分服务聚人才,打造西部“图灵小镇”;二是与百度、商汤科技、中国电信、秀加科技等企业围绕AI大模型、数字文旅等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是与科大讯飞、数字政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15家企业围绕数字化、智慧城市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四是搭建“一平台三中心”(即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赋能中心、互助中心)解决工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想改不会、要改太贵”的难题,帮助辖区117户企业“上云用智”,华泰厨具、生益科技、杜克普服装等企业已率先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样板的打造,使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得以实现。

  四、聚焦产业链条 强化精准招引 

  一是以商招商。定期开展区内企业恳谈会,组织成立招商专班,精准对接辖区内彩虹光电、秦星汽车、天成钛业等企业,重点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借助企业家“朋友圈”及人脉资源获取信息线索,扎实开展“以商招商”,争取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二是展会招商。利用各种招商推介活动,捕捉重点企业项目信息,为招大引强蓄势赋能;三是就地招商。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产业一体化。充分发挥与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促进多个领域深度合作,助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

  五、聚焦配套服务 推进产城融合

  一是全方位布局医院、名校、商业综合体等配套设施,吸引了力高、融创等10余家知名房企进驻,谋划建设咸阳新博物馆、咸阳高新医院、高新区智慧服务区等项目,引入西安音乐学院新校区、建设丝路音乐港,与西部科技创新港形成“科技+艺术”相融合的双港大湾区;二是与西安交大签订基础教育合作协议,为区内企业职工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新交大梦桃学校今年9月已正式投入使用;三是随着咸阳渭河高新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加快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与西安协力打通12条市政连接道路,联结城市公交和近郊客运班线42条,系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提升,进一步织密西安—咸阳交通网络,有效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四是建成4.5万平方米的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出台人才“1元租金拎包入住”优惠政策,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