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易地搬迁示范安置区典型案例之十二——宝鸡市凤县:致力“四抓”模式 赋能后续扶持

来源:县域处 作者:发改委 点击量:0 发表时间:2023-11-29 09:20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各地聚焦产业培育、就业帮扶、“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稳就业、兴产业、优服务、促融入,打造了一批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安置区。为充分展现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现推出“全力打造易地搬迁示范安置区典型案例”系列报道。


  留凤关镇留凤家苑是凤县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占地32亩,现有保障性住房12栋570套,建筑面积32950㎡,安置搬迁群众92户340名。近年来,留凤关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关于“乐业才能安居”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四抓”模式,全力强产业、稳就业、优服务、促融入,确保了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

  抓设施提升,补短强弱夯基础。留凤家苑地处留凤关镇镇区,医院、小学、幼儿园、银行、超市和公交站等基础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公共服务。为了让搬迁群众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留凤关镇持续强化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市级重点镇建设项目,在安置点修建5人制足球场,同时对原有的河堤路进行改造提升,建成集健身、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健康步道,沿途安装了仿木安全护栏、太阳能路灯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争取1000余万元实施镇区环境整治提升改造项目。引进凤县福安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安置点内建成社区工厂,并在车间旁边配套学生活动房,保证工人工作时有地方安置孩子。标准化的休闲场地、便利的生活条件,为集中安置点群众提供了惬意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1701220767043073866.png

留凤家苑建成的5人制足球场

  抓网络管理,社区治理显成效。留凤关镇结合网格化直接服务群众机制,合理规划集中安置社区自治单元,将搬迁群众组建为留凤关村第15村民小组,纳入留凤关村网格管理系统,选举组长1名,村民代表3名。由联村领导任网格指导员,村支部书记为网格长,村其他常设干部及驻村工作队成员为网格员。通过网格化服务机制,对群众的劳动力情况、就业创业意愿等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完善基础数据库,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做到了易地搬迁户人员底数清、劳动能力清、就业意愿清、就业状态清、培训意向清。

1701220781846093863.png

镇村网格队伍深入留凤家苑开展就业摸排

  抓社区服务,就业指导零距离。为了方便搬迁群众办事,留凤关镇制作公共服务代办服务明白卡,联合建立留凤家苑社区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就业保障、技能培训、民政残联等50余项服务。依托地域资源对搬迁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确保搬迁群众都有一技之长。将镇域工矿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组织驻镇企业根据群众需求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班、在岗实训提升班等,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在岗职工、有意向就业职工的就业意识和技能水平。2023年,留凤关镇共组织7次农民技能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林麝养殖、中药材种植、面点烹饪、缝纫加工、创业指导等方面,培训群众239人,其中易地搬迁群众43人。

1701220794654076092.png

留凤关镇中式面点师培训班开班仪式

  抓产业培育,就近务工能致富。留凤关镇打造“三类”就业帮扶基地,促进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一是打造农业就业基地,探索“共享麝区”“林麝联建合养”“花椒种植示范园”“食用菌产业基地”等新模式,不断壮大林麝、花椒、烤烟、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业规模,引导搬迁群众通过合资入股、基地就业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打造工业就业基地,以陕西西北有色铅锌集团凤县分公司和陕西有色旺峪矿业公司两大国企为支撑,社区工厂为补充,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三是打造服务业基地,在镇区316国道沿线形成1公里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驻望宇工程队、留凤关镇老党员卫生服务队、富民矿山管理综合服务公司等7家服务类企业。全镇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示范基地带动搬迁群众70余人稳定就业。

1701220808303028503.png

留凤家苑社区工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