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易地搬迁示范安置区典型案例之八——安康市石泉县:聚产业丰业态优服务 稳住“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来源:县域处 作者:发改委 点击量:0 发表时间:2023-08-25 10:47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各地聚焦产业培育、就业帮扶、“五社联动”社区治理等重点工作,全力稳就业、兴产业、优服务、促融入,打造了一批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安置区。为充分展现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现推出“全力打造易地搬迁示范安置区典型案例”系列报道。


  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集镇西区安置区位于石泉县城以东12公里,总占地面积约220亩,安置3省4市21镇70村1215户3813人,其中,安置“十三五”易地搬迁户180户464人,是全县搬迁户数最多、迁出地最复杂的安置区,2015年单独成立居民自治组织“西苑社区”,设居民小组6个。近年来,西苑社区通过聚产业、丰业态、强服务、提技能、细治理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带动搬迁群众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筑牢群众增收根基。石泉县充分运用地理环境、人口集聚优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产业园区,让西苑社区周边产业集聚、类型齐全、岗位众多,为搬迁群众逐步增收致富夯实了基础。西苑社区周边有陕西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池河片区、明星村生猪养殖园区等2个省级农业园区,陕西宝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石泉县丰源生态养殖家庭农场等4个市级以上家庭农场,石泉县益贸玩具有限公司等6家社区工厂,石泉经开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等市场企业园区。目前,正在积极创建省级蚕桑产业园。集聚的产业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升了当地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1692931560096023454.png

陕西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池河园区

  丰富周边产业业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持多措并举、“内外兼修”资源充分利用的方式,发展多种产业促进就业。对内,充分利用顺风村发展的500亩香脆李园和明星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产业联盟,充分发挥鎏金铜蚕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文化体验及果品采摘体验新业态,每年可吸引游客和研学团队1万余人,带动当地200余名群众在地化运营销售蚕桑文创旅游、特色农业产品,同时还能为当地群众提供100余个长期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业年增收1.2万元以上。对外,西苑社区紧紧抓住机遇,引进社区工厂6家,创新运营模式“总部+分部+家庭工坊”,已发展电子线束家庭工坊3家,让搬迁群众在家就能实现增收,共计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72人。

1692931578441002311.png

  池河镇顺风香李产业园

  完善产业服务保障,激发群众就业热情。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西苑社区成立了39人社保服务队,所有网格员均为队员,实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同时,设立了就业服务窗口,落实就业服务专岗,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服务流程,为社区居民和用人单位提供产业奖补、技能培训、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就业信息、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服务等一站式指导和服务,充分提高了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2023年累计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100余次,创业指导10余次,就业信息推送50余条,提供小额信贷38户174.5万元。截至目前,西苑社区1500余人实现稳岗就业,100余人自主发展产业、创业。

  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升群众就业能力。紧紧围绕石泉县六大产业链发展,西苑社区创办了就业“孵化”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学设置培训专业,组织劳动力参加旅游服务、家政服务、修脚师等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即就业”。2023年完成技能培训403人次,创业培训28人,累计扶持自主创业121人。对产业园按产业分类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采取不定期对安置点产业园进行指导和动态监测,全面掌握安置点产业园生产经营和带动搬迁户情况,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家庭“人人有稳定就业、户户能稳定增收”。

   1692931597943036569.png

搬迁群众参加中式面点师技能培训班

分享到